近期,短剧行业在短视频平台上如火如荼,吸引了无数渴望通过副业赚钱的网友。然而,背后却暗藏着一个骗局,令人警惕的“零基础月入过万”的承诺,究竟有多少真相?这一切又是如何开始的?
短剧推广通常号称简单易上手,甚至有广告声称‘宝妈在家也能轻松月入过万’。这种看似诱人的机会,实则是许多人的噩梦。一名网友伽音(化名)分享了她妈妈的经历,接到一个声称提供‘三天免费短剧推广课程’的电话。课程吸引人,然而合同中却隐藏着4880元的高价‘课程服务费’。伽音透漏,这条信息仅仅是一个信息差的骗局,真实的推广资源原本是可以免费申请的。
这种模式的本质在于反复收费,包括所谓的工具费和版权费,形成了一个“套娃式”的收费结构。另一位网友星露(化名)因‘授权’与‘工具’而财务困扰,花费后却发现流量依然寥寥无几。这样的情况相当普遍,仿佛踏入了一个无法逃出的圈套。
此外,短剧推广的过程漫长且无望。伽音的妈妈在一个月里努力推广,结果仅赚到47.84元。这样的“收入”与宣称的‘月入过万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。业界人士指出,这种推广方式实际上是为了划分人头,利用用户的流量来实现自我推销。
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关于短剧推广的投诉数以千计,许多消费者直指‘虚假宣传’和‘毫无收益’。最近,一些推广机构甚至开始欺骗消费者向海外推广短剧,这更是增加了各种‘硬件门槛’,如设备和专业技能等。
针对这一行业的法律问题,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强调,短视频的营销应严格遵守广告法,任何保证性承诺都是违法的。对于网上发布的虚假广告,平台有义务进行审核与把关,然而现实中却鲜有企业能做到这一点。
因此,面对花言巧语的短剧推广项目,许多渴望通过副业致富的普通人需保持高度警惕。众多高额收费的机构,利用了对互联网市场的缺乏了解,将他们推向了深渊。短剧推广,看似一个迅速致富的捷径,实则是千千万万人的‘割韭菜’工具。每个梦想通过短剧推广实现财务自由的用户,都可能成为免责条款下的牺牲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