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新媒体平台属性不同,决定了其平台特点,从而决定了其主流营销形式。如新浪微博,平台特点包括内容扩散性强,媒体属性强,泛娱乐用户多等,这导致了用户对于平台内容的参与互动率高,较容易形成二次传播、实现话题打造,因此新浪微博的主要营销形式为话题讨论;再如抖音和快手,二者起家于短视频和直播平台,泛娱乐内容属性强,因此主要以短视频推荐与测评营销形式为主,随着平台的发展,这些平台逐步开拓电商平台,让用户直接在平台上进行购物;小红书和淘宝则均属于电商平台,区别在于小红书是内容电商,淘宝是综合电商,因此二者虽然具体营销形式有所差异,但主流形式则主要为商品种草、拔草与消费引导等。
根据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》,2021-2023年,中国互联网营销与广告市场规模波动增长,2023年中国互联网营销与广告市场规模约为12482亿元,同比增长11.3%。结合历年统计数据及市场变动情况,初步统计,2024年我国互联网营销与广告市场规模约13390亿元,同比增长7.3%。
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公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,2017-2021年中国综合视频市场规模整体呈现上涨趋势,2020年中国综合视频市场规模为1190.30亿元,初步统计2021年约为1280亿元。
互联网影视是一个新技术带来的新领域,新媒体将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电脑、手机,将传播渠道从无线、有线网扩大到卫星、互联网,并呈现与广播电视有很大不同的传播方式,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层次、多样化、专业化、个性化的需求。我们面对的影视媒体将是包括电视、手机、网络的综合媒体。近两年,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,让原本发展蓬勃的院线电影业大受冲击,为了寻求突破点,不少院线电影开始通过线上放映的方式实现回报。同时在互联网影视行业发展逐渐扩大背景下,通过新媒体方式放映、宣传、传播、讨论等模式逐渐发展成熟。当前,互联网影视新媒体主体类型主要有影视平台、短视频平台、内容社区平台。
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