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AI技术在视频生成领域的创新引发了广泛关注,特别是一些应用程序推出的“动作模仿”功能,能够将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图像。IT时报记者决定对即梦AI、海螺AI和Vidu这三款热门应用进行实测,看看它们在生成动态视频方面的表现如何。
在这场“AI舞步挑战赛”中,各个应用展示了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创意潜力。首先,即梦AI以其“动作模仿”功能吸引了很多用户。用户只需上传一张人物图片和参考视频,就能够生成一段类似的视频效果。IT时报记者体验了即梦AI的动作模仿功能,上传了一张孩童荡秋千的图片,并为其输入了台词,生成的短视频让人觉得精彩,尽管语音音色稍显不自然。这个功能在短视频平台上备受欢迎,尤其是近期掀起的“李曦承进行曲”舞步模仿热潮,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。
海螺AI则是另一款不可小觑的应用,它的智能创作功能表现不俗。用户可以上传静态图片,并通过设定镜头运动和提示词生成动态效果。IT时报记者尝试用一张竹叶的静态照片生成视频,结果生成的视频效果达到了预期,画面流畅且充满生动感,展示了自然界的细腻之美。此外,海螺AI在人物图像生成方面表现同样出色,尽管有些地方出现了细微的人脸变化,但整体效果令人满意。
相较之下,Vidu是一款强调画面细节和想象力的AI应用。它能够模拟真实的物理世界,并具备出色的时空一致性。在对比实验中,记者首先用竹叶和小狗的图片进行测试。虽然Vidu在细节处理上有亮点,但在场景表现和动作跟随上略显不足,导致小狗的跑动效果未能充分体现。
总的来看,三个应用在生成动态视频的过程中各有长短。即梦AI引领了舞步模仿的潮流,提供了直观有趣的互动体验;海螺AI凭借其镜头感与自然效果吸引了许多创作者;而Vidu则在细节处理上展现了一定的实力。
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,图生视频的应用场景将愈加广泛,未来或将成就更多创作可能。尽管目前各大应用在面部表情和动作流畅度上仍有提升空间,但已经足以让我们见识到AI创作的无限潜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