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iyun·(官方定制)-中国大陆未来网站

18568522466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公司新闻

揭秘!AI短剧月入300万背后的真相

2025-08-17 04:58:32 小编

  

揭秘!AI短剧月入300万背后的真相(图1)

  你知道吗?最近有一种新型的短剧在短视频平台上火得一塌糊涂。这些短剧都是用AI制作的,画风独特、脑洞大开,比如美男鱼为人类生子、比熊犬化身王室公主等。说白了,这些短剧就是靠技术吃饭的。

  头图来源|AI生成。AI风口之下,这种新型短剧正在短视频平台井喷式涌现。与真人拍摄耗时耗力不同,AI短剧仅凭一人一电脑,几小时内就能轻松打造从浩瀚宇宙到灵异世界的超现实画面,制作门槛大幅降低。不过,目前大部分AI短剧在画质精细度、动作流畅性、角色表情等方面仍显生硬,缺乏人类情感的细腻表达;剧情上也常出现逻辑断裂、连贯性不足的问题。

  尽管如此,其独特的吸引力依然让入局者络绎不绝。多位从业者指出,AI短剧的核心优势在于成本低、变现潜力大、市场空间广阔。有人将其视为轻松掘金的副业,赚得第一桶金;有人则全身投入,成立工作室月入300万。当然,亦有理性者持观望态度,坚信高质量内容才是行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
  辣糖是合肥一家传媒公司的新媒体运营,平面设计专业出身的她,早期接触AI绘图后便持续关注该领域。去年4月,她向公司提议运营AI宠物账号。初期内容以小狗走秀、吃瓜、变装等AI短片为主,但辣糖很快遭遇创作瓶颈。转向AI短剧创作后,LT小狗日记的小红书和抖音粉丝迅速破万,公司随即组建4人团队:辣糖负责脚本,其他成员分工视频制作与剪辑。

  妈妈,白雪公主为什么那么傻?老师教我们不能给陌生人开门,她却开了三次。儿子的疑问触动了创作者小文,促使她反思经典童话,决心重塑一个颠覆传统的白雪公主形象。于是,AI短剧权利童话诞生。它彻底反转了经典叙事:公主成了吸食人心的恶魔,而恶毒皇后则是奋起反抗的勇士。凭借前卫的剧情设定与流畅精致的画面,该剧迅速收获千万级播放量与近400万点赞,有网友惊叹:以为是欧美新剧,竟是AI生成!

  去年4月,韦先生和从事摄影行业的妻子关注到AI短剧的发展,开始自学AI工具。在学习过程中,韦先生了解到好莱坞演员和编剧因AI集体罢工的新闻,更坚定了他想要专注于AI短剧的决心。韦先生坚持创作数月后,其账号AI造物者月收入稳定在2万~3万元。去年8月,他与妻子果断辞职,全身心投入AI短剧。其创作的数部短剧接连被影视公司以单部六位数的价格买断版权。业务规模迅速膨胀。订单根本做不过来。韦先生回忆。夫妻档随即升级为线下工作室,招募熟悉AI技术的成员。目前,这支20人的团队人均月薪过万,每月稳定承接约十单业务,工作室整体月营收规模已达300万元,且仍在扩张。

  去年的时候,AI甚至无法生成一个动态的龙爪,但是现在龙已经可以在天上任意飞翔。在亲历技术的飞跃后,韦先生直言,AI取代部分影视是大势所趋。成本低是行业显著特征。韦先生透露,制作一集AI短剧成本仅数百元,主要支出在工具订阅(如Midjourney月费约215元、即梦月费约199元)和人力。另一位创作者时见鹿估算,工具年费约在3000~5000元之间。

  低成本催生了多元变现模式。除制作短剧、广告外,像韦先生、辣糖一样开设AI课程成为重要收入来源。韦先生的课程吸引了超600名学员。其中一位学员创作的美男鱼孕育人类题材短剧,虽因内容过于猎奇、反常规而被影视公司拒绝购买,却在一个月内狂揽30万粉丝,印证了此类内容的吸睛能力,也揭示了其商业转化可能面临的内容合规挑战。

  对于软件工程师出身的时见鹿,入行初衷纯粹是兴趣驱动。觉得有意思,想深入探索。初期自学进度缓慢,他花费数千元在社交平台购买了AI课程——尽管这类课程常被诟病为割韭菜。然而,投入很快得到回报。课程临近结束时,一位传统短剧制片人看中他在课程群分享的作品,主动提出合作试水AI短剧。双方敲定剧本后,时见鹿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一部12集短剧,一个半月后交付,获得3万元报酬。这第一桶金意义非凡。没有这部剧,我可能没勇气继续下去。时见鹿感慨道,收入是动力之一,但更重要的是完成后的成就感和底气。这份认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,紧接着推出的末日生存日记系列播放量突破4000万,商单随之而来。短短四个月,通过参赛、接单、制作短剧等途径,他累计获得额外收入8万元。

  风口下的残酷现实:90%新人退场风口之下,淘金者蜂拥而至,但现实远比造富神话更骨感。权利童话创作者小文在评论区透露其家庭主妇身份后,意外收到大量同类背景女性的咨询私信。其中一位的故事令她揪心:因丈夫出轨净身出户,带着两个孩子,希望通过学习AI短剧谋生。受AI轻松赚钱的网络宣传影响,这位母亲已花费6000多元报名相关课程。她可能付出了高昂的学习成本,却未必能获得预期的回报。小文直言不讳。

  Kaiyun的用户回馈和满意度如何?

  在她看来,大量新人被网络渲染的AI暴富故事误导,却难以接触到真实的行业生态。当前AI短剧市场看似繁荣,实则充斥着泡沫与信息差。新人盲目入场,极易成为被收割的对象。这种割韭菜风险并非空穴来风。曾购买AI课程的时见鹿证实,他参加的课程主要教授技术操作,几乎不涉及商业变现策略。为了弥补短板,他不得不额外自学编导知识。更残酷的是现实淘汰率——与时见鹿同期学习的近300人中,坚持创作至今的不足10%。很多人满怀热情进来,发现门槛高、见效慢,自然就放弃了。时见鹿道出高退出率的根源。

  对于想要入行的新人,小文强调循序渐进:AI短剧是综合艺术,要求编剧、导演、技术等多维能力。新人若一上来就挑战长剧集,极易因成果不佳而受挫。建议从几十秒的AI短片起步,打好基础再进阶。时见鹿指出路径差异:AI短剧在技术应用上难度最高,且流量红利只眷顾少数人。新手可尝试门槛更低的AI广告或参加AI创作比赛积累经验。

  尽管韦先生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,只要观众爱看短剧,市场就永远存在,他也坦承个人创作者的局限:没有专业团队分工(脚本、分镜、剪辑)和稳定资金支持,单打独斗很难产出精品——除非你在某一环节具备顶尖实力。技术迭代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。如可灵已迭代超30次,即梦AI半年更新20余次。频繁升级虽带来功能提升,却也意味着技术栈的不稳定。小文深受其苦: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,一次更新就可能让之前的素材作废,无数镜头需要推翻重做。对新人而言,这会导致沉没成本远超预期。她理想中的工具状态是一个稳定平台完成全流程,无需频繁适应新版本,但坦言目前远未达到。

  面对蜂拥而至的商单,手握爆款的小文却异常冷静,甚至拒单。她拒绝为追求速度和低价而妥协质量:制作低质、同质化的下沉短剧或许能短期吸睛,但绝无长久生命力。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质量和创作投入。任何试图压缩这两点的合作,都是对专业价值的否定。小文的坚守,点出了行业狂奔背后的核心拷问:当技术门槛降低、流量裹挟众生,AI短剧最终能依靠什么留住观众?是猎奇的特效、速成的爽点,还是真正打动人心的故事与品质?这一切的答案只能是时间。

联系专业的商务顾问,制定方案,专业设计,一对一咨询及其报价详情
服务热线服务热线 18568522466
免费互联网咨询服务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18568522466